電化學腐蝕測試筆是一款便攜式檢測工具,通過測量金屬表面的電化學參數(如腐蝕電位、極化電阻),快速評估材料的腐蝕狀態,廣泛應用于工業設備巡檢、建筑維護及材料研發。以下為新手也能快速掌握的基礎操作指南。
一、使用前準備:
1.環境要求:選擇干燥、無強電磁干擾的檢測環境(如避免在電機旁或潮濕積水處操作),溫度建議5-40℃(超出范圍可能影響電極響應)。
2.配件檢查:確認測試筆主機、可更換電極探頭(如工作電極、參比電極)、校準溶液(通常為3.5%NaCl或標準緩沖液)、清潔布及電池/充電狀態正常。
3.探頭安裝:將配套的復合電極(含工作電極與參比電極)旋緊至主機接口,確保接觸良好(無松動或漏液)。

二、基礎操作步驟:
1.開機與校準:長按電源鍵3秒開機,屏幕顯示初始界面后,選擇“校準模式”。將電極浸入配套校準溶液(如pH緩沖液或標準腐蝕介質),等待30秒至數值穩定(屏幕提示“校準成功”)。若未提示,輕觸“確認”鍵手動完成校準。
2.樣品表面處理:用無水乙醇棉片擦拭待測金屬表面(如鐵管、鋁合金零件),去除油污、灰塵或氧化層(避免干擾電化學信號),保持檢測區域干燥清潔。
3.接觸與測量:將電極探頭輕壓于樣品表面(壓力均勻,避免劃傷),保持接觸穩定5-10秒,待屏幕數值穩定后讀取結果。重點關注兩個核心參數:
•腐蝕電位(Ecorr):反映金屬的自發腐蝕傾向(單位mV),負值越大腐蝕傾向越強(如-500mV可能為高風險);
•極化電阻(Rp):與腐蝕速率成反比(單位kΩ·cm²),數值越低腐蝕越快(如Rp<1kΩ·cm²需警惕)。
4.數據記錄:通過主機按鍵或藍牙連接手機APP,保存測量時間、位置及參數,便于后續對比分析。
三、注意事項:
•避免交叉污染:檢測不同材料前,用去離子水沖洗電極并用軟布擦干(禁用硬物刮擦探頭)。
•電量管理:低電量時及時充電(或更換電池),避免檢測中斷導致數據丟失。
•簡單維護:每周用軟毛刷清理電極縫隙,每月用校準溶液驗證精度(偏差>10%需重新校準)。
掌握這些基礎操作,新手即可使用電化學腐蝕測試筆在5分鐘內完成一次金屬腐蝕狀態的快速評估,為設備維護或材料選型提供直觀參考。